免疫介導炎癥性疾病患者新冠疫苗效果差?這樣做 效力大增
新冠疫情來臨,對于免疫抑制個體,疫苗效果不佳愁煞人。
2022年9月,英國學者發表在《Lancet Respir Med》的一項隨機、開放標簽、優效性研究(VROOM研究)提示,對于免疫介導炎癥性疾病患者,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后,立即中斷甲氨蝶呤2周,抗體滴度翻倍。
甲氨蝶呤削弱新冠疫苗效力
新冠疫情來臨,對于免疫抑制個體,一個關鍵挑戰是怎樣提高疫苗誘導免疫的效果。甲氨蝶呤是最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藥,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性疾病的一線治療,也常作為銀屑病等皮膚病的一線治療。甲氨蝶呤的廣泛免疫抑制作用,減弱了疫苗誘導的對新冠病毒的反應。
在韓國進行的一項研究中,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,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后中斷甲氨喋呤治療2周,可增強疫苗的免疫能力,但在接種前中斷治療4周無此效果。然而,這項研究可能無法外推至其他疾病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。
英國研究:免疫介導炎癥性疾病 中斷甲氨蝶呤2周抗體滴度翻倍
發表在《Lancet Respir Med》的該研究,在免疫介導炎癥性疾病患者中,評估了與不間斷治療相比,在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后立即中斷甲氨蝶呤治療2周,能否提高針對SARS-CoV-2棘突蛋白S1受體結合域(S1-RBD)的抗體反應。
這是一項開放標簽、前瞻性、雙臂、平行組、多中心、隨機、對照、優效性研究,在英國26家醫院進行。
招募了診斷為免疫介導炎癥性疾?。ㄈ珙愶L濕性關節炎、銀屑病伴或不伴關節炎、中軸型脊柱關節炎、特應性皮炎、風濕性多肌痛和系統性紅斑狼瘡),并且每周服用低劑量甲氨蝶呤(≤25mg/周)至少3個月的成人。參與者還必須接受兩劑次新冠疫苗。
將參與者1:1隨機分配。
2021年9月30日~2022年3月3日,招募了340名參與者,其中254人被納入中期分析,并被隨機分至兩組:繼續甲氨蝶呤組127人,暫停甲氨蝶啶組127人。
平均年齡為59.1歲,155人(61%)為女性,130人(51%)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,86人(34%)患有銀屑病伴或不伴關節炎。
4周后,暫停甲氨蝶呤組S1-RBD抗體滴度的幾何平均值為22750 U/mL,繼續甲氨蝶啶組為10798 U/mL,幾何平均比(GMR)為2.19(p<0.0001;混合效應模型)。
無論甲氨蝶呤劑量、給藥途徑、免疫介導炎性疾病類型、年齡、主要疫苗接種平臺和SARS-CoV-2感染史方面,暫停甲氨蝶啶組抗體反應增加是一致的。無干預相關嚴重不良事件。
因此,對于免疫介導的炎癥性疾病患者,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中斷甲氨蝶呤治療2周,可使抗體反應增強。
需與疾病復發風險增加相權衡
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接種后立即中斷甲氨蝶呤治療2周,4周時S1-RBD抗體反應增加了2.19倍。12周時,這種增強抗體反應維持。
甲氨蝶呤的消除半衰期很短(5~8小時)。暫停治療2周,可避免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暴露于高循環濃度的甲氨蝶呤。事實上,第二次注射BNT162b2 mRNA新冠肺炎疫苗后,仍繼續接受甲氨蝶呤治療的患者,T細胞完全沒有增強。
干預措施的高依從性表明患者可接受。中斷甲氨蝶呤2周不會影響生活質量或總體健康。
在第4周時,自我報告的疾病活動和病情控制出現了暫時性惡化,在第12周時得以解決,且尋求醫療投入方面沒有顯著增加。
這種干預措施簡單、成本低且易于實施,有可能提高易感人群的疫苗效力和延長保護時間。然而,需要與停藥最初4周內疾病爆發風險增加相權衡。
(選題審校:姜丹 編輯:丁好奇)
(本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團隊選題并審校,環球醫學資訊編輯完成。)
參考資料:
Lancet Respir Med. 2022 Sep;10(9):840-850.
Effect of a 2-week interruption in methotrexate treatment versus continued treatment on COVID-19 booster vaccine immunity in adults with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(VROOM study): a randomised, open label, superiority trial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5772416/
- 評價此內容
- 我要打分
近期推薦
熱點文章
熱門關鍵詞
合作伙伴
Copyright g-med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環球醫學資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!
網絡實名:環球醫學:京ICP備08004413號-2
關于我們|
我們的服務|版權及責任聲明|聯系我們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(京)-經營性-2017-0027
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復核同意書 京衛計網審[2015]第0344號